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顧長康畫裴叔則,頰上益三毛。人問其故?顧曰:“裴楷俊朗有識具,正此是其識具。”看畫者尋之,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,殊勝未安時。
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。過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後乃至。元方時年七歲,門外戲。客問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友人便怒曰:“非人哉!與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”元方曰:“君與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則是無信;對子罵父,則是無禮。”友人慚,下車引之。元方入門不顧。
…相关:偏执娇娇求大佬回头、爱你到天涯、我养的海棠受把我攻了、时空 穿梭机、耽美小短篇、天下于我、春秋判、咸鱼大佬不想谈恋爱(穿书)、“岁”遇而“安”、竹马小太阳
劉尹謂謝仁祖曰:“自吾有四友,門人加親。”謂許玄度曰:“自吾有由,惡言不及於耳。”二人皆受而不恨。
王戎雲:“太尉神姿高徹,如瑤林瓊樹,自然是風塵外物。”
簡文問孫興公:“袁羊何似?”答曰:“不知者不負其才;知之者無取其體。”
…